云烟情

首页 > 故事 > 历史故事 / 正文

三国时期的英雄故事(7篇)

2023-04-04 历史故事

三国时期的英雄故事(7篇)

历史故事也是解释性的或解释性的叙事。主要表现为借题发挥,从此到彼,托古讽刺,突出讽刺,注重哲学。这里有一些关于三国时期的英雄故事(7),我希望它能对你有所帮助。

三国时期的英雄故事

三国时期精选英雄故事1

祁山,东起盐官,西至大堡子山,横躺在礼县西汉水北侧,绵延25公里,扼杀了陇蜀的咽喉,控制着南北冲动。这是三国时期蜀魏争夺的古战场。祁山堡武侯祠距礼县25公里,塑造诸葛武侯雕像。名人题写的匾额横幅气势恢宏,警句炙手可热,书艺精湛。

三国时期,魏蜀争相掠夺陇南人口。曹操先后掠夺、迁移陇南人口30多万入关,侨置武都县于扶风县美阳,又迁至兴平县小槐。诸葛亮还迁往西县人口1000余家,仍居汉中。之后,武都王傅健率众入蜀,蜀将张尉迎面,安置在昭化的白水中,而陇南为蜀所有,武都、阴平二县依然存在,属益州。因此,三国时期,魏蜀各有一个武都郡,魏之武都郡在关中小槐里,蜀之武都郡治下辨别。此外,在今礼县东北置祁山县,也属武都县。

三国时期,为了夺取关中,蜀诸葛亮进入中原,在渭水流域多次攻打魏军。魏太和元年(公元227年)春,诸葛亮统军10万,进入汉中攻打魏。

次年春,诸葛亮率军出祁山(今甘肃东南部西汉水北岸地区)。天水、南安、安定等三县都背魏属蜀。魏明帝震惊,亲自前往长安(今西安)监督战争。蜀军在街亭与魏军交战时,前锋马苏擅自改变部署,弃城守山,被张鹤打败,失去了要地。诸葛亮因为初战受挫,失去了前进的支撑,即退兵汉中,斩马苏,整顿蜀军。

同年12月,诸葛亮统军数万人再次攻魏,出散关围陈仓(今陕西宝鸡境),攻城20多天,粮尽还师。为了孤立祁山魏军,开辟军资来源,诸葛亮于建兴七年(公元229年)春三出祁山,夺回武都、阴平二县。后来派兵西入羌地安抚羌人。建兴九年春,诸葛亮率军四出祁山。魏将军司马懿督军迎击。

诸葛亮在上营(今甘肃天水)击败魏军,抢收小麦,丰富军粮后撤回祁山。魏将急躁,带领军队跟随追击。魏军临近时,诸葛亮五出祁山,歼敌3000人,司马懿只好收兵退回上营。就在诸葛亮率部乘胜追击魏军时,中都护李严假传撤军圣旨,不得不退军,在木门(今甘肃天水南)设伏张合后,还师汉中。经过三年的休养生息,诸葛亮于建兴十二年春六出祁山,率军10万,与魏军20万对抗渭水南。

诸葛亮挑战了几次,但司马懿率领部门渡过渭水,拒绝在背水筑垒。诸葛亮看穿了司马懿等待工作的阴谋,进入了五丈原。就这样,魏蜀军相持了4个多月。8月,诸葛亮在军中去世,最后蜀军回到了汉中。诸葛亮六次离开祁山,持续了7年。虽然他努力工作,但最终由于国力不足等原因,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