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烟情

首页 > 故事 > 历史故事 / 正文

北约东扩的结果是什么?

2023-06-03 历史故事

北约东扩的结果是什么?俄乌战争的结果是什么?

美国改变了主意,准备让其亚太盟国直接参与北约,以推动北约的“全球化”,或将北约“东扩”到亚太地区。因此,俄罗斯认为自己缺乏警卫核心区域的空间。因此,俄罗斯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非常警惕。

北约东扩始末

北京大学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是欧洲和北美国家为实现国防合作而创建的国际组织。它拥有大量的核武器和常设部队,是西方的重要军事力量。这是二战后西方阵营实现军事战略联盟的标志,也是马歇尔计划在军事领域的延伸和发展,是以美国、英国和法国为首的欧洲国防体系。1949年3月18日,以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成员,美国、英国和法国公开成立了北京大学西洋公约组织,并于同年4月4日在华盛顿签署了北京大学西洋公约。创始国有美国、加拿大、比利时、法国、卢森堡、荷兰、英国、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和意大利。

北约第六次东扩意味着什么?

俄罗斯副外长格鲁什科周四更清楚地表示,一旦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俄罗斯就不会没有回应。尽管重新部署核武器的措施仍然太早,但一旦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这意味着放弃无核地位。

芬兰和瑞典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直是世界上最积极倡导禁止和销毁核武器的国家,但北约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军事联盟。格鲁什科说,如果北约将核力量和设施推向俄罗斯边境,俄罗斯将采取充分的预防措施。

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级人民法院)国防和安全委员会主席邦达列夫周四表示,芬兰将向北约申请加入的消息在地缘政治方面令人不安。如果芬兰加入北约,在北约部署进攻性武器,俄罗斯将加强在两国边境的军事部署。

北约第六次东扩意味着什么?

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80多天,西方正在一步步逼迫俄罗斯。这场冲突的触发点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北约在过去30年里的五次东扩。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和冷战初期,由美国领导和大多数欧洲国家组成的军事联盟北约于1949年成立,从最初的12个成员国逐渐扩大到现在的30个。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北约并没有随着冷战的结束而解散。相反,它一直在讨论如何进化。基于中欧和东欧的安全真空,它开始逐渐吸收这些小国,包括一些华沙公约国。

总结北约东扩和应对策略

北约东扩的概念和历程北约是冷战的产物,但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华约解体,北约作为华约的对手进一步加强,而不是解体。北约东扩是指北约将苏联加盟共和国和中东欧国家纳入组织。苏联解体,针对东欧“力量真空”的局面,美国等主要国家转变北约职能,调整战略,从过去处理苏联“灵活反应战略”到欧洲预防、处理和解决区域危机和冲突的新“综合危机反应战略”,整个欧洲作为安全责任区,加强美欧联系,继续保持美国在欧洲的存在和影响,促使原苏联国家尽快完成“政治民主化和经济自由化”的转变,巩固冷战胜利的果实,扩大北约对东欧地区的控制,防止俄罗斯东山再起。

1993年9月,北约开始讨论东扩计划。然而,该计划意味着北约的安全边界向东移动,俄罗斯失去了广阔的缓冲区东欧,引起了俄罗斯的不满和阻碍。为了不激怒俄罗斯,北约改变了战略,放慢了脚步。1994年1月,北约提出与前华约国家建立和平伙伴关系计划。许多前华约国家都加入了这一计划。俄罗斯希望在东扩问题上得到让步。经过反复讨价还价,俄罗斯于同年6月22日与北约签署了俄罗斯加入该计划的“框架协议”。然而,如俄罗斯所愿,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只是暂时延缓了俄罗斯与北约在东扩问题上的矛盾,并没有消除北约东扩的决心。1994年10月,美国成立了一个高级小组,专门研究北约东扩的原则程序和时机。1995年,北约通过并批准了《东扩可行性研究报告》。

1997年7月,北约16国首脑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会议,讨论北约东扩问题,确定了北约接受的新成员国名单和时间。同年10月,我们开始与波兰、匈牙利和捷克共和国进行合同谈判,并于同年12月16日签署了“合同协议”。次年12月,完成三国合同的法律批准程序。1999年3月12日,北约在密苏里州为三国举行了入约仪式,完成了第一轮东扩。

之后,北约进行了四次东扩。2023年,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签约;2023年,克罗地亚和阿尔巴尼亚签约;2023年,黑山签约;2023年,北马其顿签约。冷战后,通过不断东扩,北约成员国从16个增加到30个,向东推进了1000多公里。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