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烟情

首页 > 故事 > 历史故事 / 正文

关于红军长征的短篇小说

2023-01-04 历史故事

长征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典范,是人类历史上艰苦奋斗精神的典范。在这种情况下,你知道红军长征的故事是什么?以下小系列介绍红军长征的短篇小说_红军长征的经典故事,方便大家学习。

红军长征故事


推荐更多与长征相关的文章【↓ ↓ ↓ 】

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

红军长征有哪些故事?

红军长征的感人故事

红军长征的经典故事

红军长征的经典故事是什么?


红军长征故事1:金钩

红军长征期间,一名烹饪班长牢记指导员的委托,尽最大努力钓鱼煮野菜汤,尽最大努力照顾三名生病的小士兵穿过草地,毫不犹豫地牺牲自己。钩闪耀着老班长的金色思想,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

红军长征故事2:《倔强的小红军》

在长征期间,陈庚看到一个非常瘦的红军,所以他不得不把他的食物给他。小红军拒绝了,拍了拍他的包,说还有很多食物。分开后,陈庚再次看到小红军,发现他死了,打开他的食物袋,发现里面有很多牛膝骨,强壮的小红军士兵面对生死考验,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拖累别人,给自己留下困难和危险。

红军长征故事3:丰碑

一个僵硬的老兵坐在光秃秃的树干上。他一动不动,像一尊雕像,上面覆盖着雪,无法辨认他的脸,但可以看出他的表情非常平静和平静……在红军行军的路上,一位军需局长把棉衣给了战友,他被严寒冻死了。

红军长征故事4:七根火柴

长征期间,大雨倾泻在草原上。一名垂危的红军士兵将党证和党证中的七根焦干火柴交给战友,请他交给党组织。红军士兵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内心世界的崇高与美令人震惊。

红军长征故事5:草地夜行

小鬼,快离开我!我们俩都不能牺牲!……要……记住革命!小红军试图拉老班长,但他什么也没抓住。他摔倒了,失去了顶端。小红军的心痛如刀绞,眼泪不停地流下来。多么坚强的同志们,为了我这样的孩子和革命,他被这片可夺走了生命……《草地夜行》是一部革命回忆录,讲述了过草地时,为了帮助小战士赶上队伍,老红军毫不犹豫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生命的动人事迹。

红军长征故事6:一袋干粮

长征期间,一名13岁的小红军小兰终于得到了一袋干粮,当他和军队一起前进时,他不小心掉进了河里,被水冲走了。为了给大家足够的干粮,她坚持不告诉战友,假装什么都没发生。她拔出许多野菜塞进挎包里,使书包鼓鼓的。不久之后,她的身体不好了。护士长发现她吃了野菜和书包里的干粮后,大家都知道了真相,于是大家自愿给小兰分了一些干粮,让她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红军长征故事7:半碗青稞面

红军过草地时,粮食短缺,只有一点青稞面作为军粮。周恩来副主席知道小战士吴开生饿了两天后,他立即给了他两碗青稞面。晚上,在暴风雨中,单帐篷无法承受风雨的袭击。所有的士兵都被淋成了汤鸡。周副主席亲自命令士兵们去办公帐篷避雨,温暖了士兵们的心。我在草地上走了好几天,青稞面吃完了,连军马都被杀了。士兵们不得不煮皮带吃,找纸咽下去。看到这种极端的困境,周副主席立即命令警卫拿出他唯一剩下的半碗青稞面给大家泡汤,但他们饿了。

红军长征故事8:《战地女杰贺子珍》

1935年4月初的一个晚上,女红军刚拖着疲惫的身体赶到贵州盘县附近的五里排。突然,敌机袭来。为了抢救红军伤员,贺子珍被炮弹炸伤。警卫骑马到总卫生部邀请李芝医生治疗贺子珍。李芝先给贺子珍打了一针止血针,然后做了全身检查,发现头、上、四肢有17块不同大小、不同深度的弹片,手术开始了,没有任何麻醉。贺子珍痛得浑身大汗淋漓,眼里含着泪花,却坚持一句话也没说。浅层的弹片终于被一块一块地取出,而深入体内的弹片却难以取出,成为战争留给她的永久纪念。

红军长征故事9:老山界

故事真实生动地讲述了红军穿越老山的全过程。老山很高,山30英里,陡峭,尤其是雷公岩,几乎90度垂直梯子,只有一英尺宽,非常困难,军队负荷重,马携带受伤士兵,加上敌人追逐,形势非常紧迫,晚上也必须行军,在战斗中,任务紧急,不能及时吃饭,吃不饱,体力消耗,士兵只饿。睡觉只能在风中睡觉,已经是冬天了,寒冷刺骨,但红军战士们不怕苦难,艰苦奋斗,成功地爬上了这座难爬的山。

红军长征故事10:红军鞋

我们来到大雪山。当地人称大雪山为神山,这意味着除了神仙,连鸟都飞不过去。我们不相信神仙,但我们也觉得大雪山有点神秘可怕。

出发前,上级规定每人准备两双鞋,保护脚。

除了脚上的烂草鞋,我还剩下一双绑在皮带上的量尺。我把它解开,用手称了称,心里涌起了很多感觉。

当我们离开老根据地时,我们不愿意离开那里亲如骨肉的人。村民们的心情和我们一样,知道我们要出发,一大早就拿着各种慰劳品送别。一位老人拉着我的手,给我塞了一双红军鞋。这是一双非常结实的布鞋,鞋帮上绣着安慰红军战士和杀寇立功的字样。嘴角抽了很久才说:孩子,带上这双鞋!这双鞋一到红军脚上,就成了量天尺,无论地多宽,山多高,你都能把它量完。我看着老人,看着手里的鞋子,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从那以后,这双鞋挂在我的腰上,成为我最好的伴侣;在困难的时候,它经常鼓励我勇往直前,消灭敌人。

我记得在离开江西的最后一场战斗中,我的脚受伤了。当时没有医学或担架。我不得不每天拖着受伤的脚,艰难地走着。真的坚持不住了,才第一次从腰间解下量天尺,穿在脚上。鞋底柔软舒适。穿上它,我想起了老根据地人民的希望,忘记了痛苦。很快就受伤了,我的鞋底也磨损了很多。舍不得再穿了,我又把它包起来挂在腰上。

在遵义县,我们甚至担任攻击城市的任务。我突然感到腰部疼痛。仔细一看,一颗子弹从远处射出,穿过鞋子,靠近腰骨旁边的皮肤。如果不是这双鞋,这颗子弹一定足以让我忍受。同志们都为我高兴,说这双鞋真的是救命鞋。

现在我要过大雪山了。我拿着鞋子想起了老人说的话。我心里充满了力量。是的,老根据地人做的鞋子是量天尺。我们用这个尺子。从瑞金到四川一步一步量。今天,我们将用它来量这座连鸟都飞不过去的大雪山。

天亮了,我们开始爬山。向上望去,我看到云雾蒙蒙,山直插云霄。再往上走,天气突然变了,狂风咆哮,雪花飘飘。我来自江西,很少看到大雪,起初,东看,西看,却觉得挺有意思的。谁知道爬得越,天气越坏。风夹着鸡蛋那么大的冰雹,吹在我们只穿一件夹克的身上,真像一把刀。看雪的兴趣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时,只觉得呼吸紧迫,全身无力,只要稍微松一点,脚就抬不起来,但又不敢坐下来休息。我亲眼看到三个同志坐下来抱在一起想暖和,但他们再也没有站起来。我暗暗流泪,怀念被大雪吞没的同志,心里很难受。我是炮兵,肩上扛着45斤重的迫击炮筒,走路更难。我像雪梯一样踩在前面,一步一步往前走。我的脚被雪冰弄得失去了知觉,摔了好几次。每次摔倒,看到脚上的量尺,心里都感到一股热情,仿佛有很多老根据地的老乡扶着我,在背后推着我前进。

终于爬过了雪山。我坐在山根下的一棵树旁,低头看着那双量尺,沾满了冰泥,又脏又脏,真的有点痛苦。幸运的是,除了子弹打的洞,其他地方还没有打破,我迅速脱下它,敲掉泥,挂在腰上。

红军长征故事11:强渡大渡河

1935年5月初,中央红军长征从云南省明平渡过金沙江后,沿会理至西昌大道继续北上,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北。蒋介石命令第二路军前线总指挥薛岳率领主力北渡金沙江进攻四川省西昌;使四川军第24军主力在泸定至富林(今汉源)沿大渡河左岸筑堡;以第20军主力和第21军一部向雅安、富林推进,加强大渡河以北的防御。试图在大渡河以南围歼中央红军。

大渡河是岷江的一大支流,河宽300米,水深流急,两岸群山险峻,地形险峻,大部队难以通过。

5月24日晚,中央红军第一部队第一师第一团经过80多公里的紧急行军抵达大渡河右岸的安顺场。这里有两个川军连驻,渡口有第24军第5旅第7团第一个营堡。

当晚,共青团政治委员李林率领第二营到渡口下游进行假装袭击。团长率第一营在雨中隐藏在安顺场附近,突然发起攻击。经过20多分钟的战斗,他击败了两个川军连队,占领了安顺场,并在渡口附近找到了一艘木船。

25日上午,刘伯承、聂荣珍亲临前沿阵地指挥。红1团第一营营长孙继先从第二连选出17名勇士组成渡河突击队,连长熊尚林为队长,由四名当地船工组成。7点,强渡开始,岸上轻重武器同时开火,掩护突击队渡河,炮手赵章成两发迫击炮弹击中对岸碉堡。突击队在激流中冒着川军的密集枪弹和炮火前进。临近对岸时,川军向渡口反击,命令再打两枪,正中川军。

突击队迅速登陆,在右岸火力的支持下勇敢杀戮,击退川军反击,控制渡口。后续部队及时渡河增援,一举击败川军一营,巩固渡河点。

随后,红一军团第一师干部团渡过了被国民党军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大渡河。

红军长征故事12:《泸定桥飞行》

1935年5月,北上抗日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山峦起伏,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这座铁索桥是红军北上必须夺取的泸定桥。

国民党反动派早就派出两个团防守泸定桥,阻止红军北上;后来,两个旅被调到增援,试图在桥头消灭我的红军。我们的军队早就看穿了敌人的诡计。28日上午,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29日上午夺下泸定桥!

只剩下20多个小时了,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240英里。敌人的两名旅行援助部队正在向泸定桥行驶。抓住敌人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红四团翻山越岭,沿途击败了几个阻挡敌人。晚上7点,离泸定桥还有110英里。士兵们整天乎吃饭。天又下雨了,把他们都淋透了。战胜敌人的决心让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在黑暗的夜晚,他们冒着雨,踩着泥继续前进。

突然,无数的火炬出现在对岸,就像一条长蛇向泸定桥奔去,显然是敌人的增援部队。红四团的士兵干脆点火把,照亮道路,对岸的敌人赛跑。敌人看到这边的火把,扯着嗓子喊道:你是哪部分?我们的士兵高声回答:遇到红军撤退。对岸敌人并不怀疑。两支军队就像两条火龙,穿过大渡河走了二三十英里。雨越下越猛,像瓢泼一样,把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另一边的敌人不能再走了,只好停下来宿营。红四团仍在黑雨中前进,终于在29日清晨赶到泸定桥,将增援两旅的敌人抛在后面。

泸定桥离水面有几丈高,由13条铁链组成,两侧各有两条,算是桥栏;底部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现在连木板都被敌人抽走了,只剩下铁链了。看着桥下,真的很吓人。红棕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直泻而下,撞击岩石,溅起一丈高浪,震耳欲聋。泸定桥背靠山,西门正对着桥头。守城两组的敌人早就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工了,凭着天险,疯狂地对红军喊道:来吧,看你飞过来!”

红四团立即发动了总攻。领导和政委亲自站在桥上指挥战斗。号手们吹着冲锋号,所有武器一起开火,枪声和杀戮声突然震动了山谷。第二连队担任突击队。22位英雄拿着短枪、马刀和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爬上铁链冲向另一边。跟随他们的是第三连队。除了武器,士兵们每人都带着一块木板向前铺桥。

突击队一到对岸,敌人就放火了,桥立刻被大火包围。在这个千钧一发的时刻,团长和政委喊道: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啊!当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时,他们更加绝望。他们都像箭一样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市,与城市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守城的敌人大部分被消灭,其余的都乱跑了。

红四团英勇夺下泸定桥,在长征中再次取得决定性胜利。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