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烟情

首页 > 学习 > 读后感 / 正文

围城学生800字读后感

2023-03-24 读后感

《围城》学生800字读后感[3]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跑,婚姻,职业,生活的愿望大多是这样的。”无论我看了多少遍围城,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总是扉页上的这句话。

当我第一次读《围城》时,我被文字中精致的隐喻所吸引。钱总是用独特的眼光看着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把冷肉和蔬菜比作刚从水中登陆的战舰;把不可抗拒的好奇心比作烧水时掀起的锅盖;把诚实诚实的人的恶毒比作做饭中的碎石等等。隐喻恰到好处,引起人们的笑声,好的隐喻值得反复回味。钱总是用戏谑的语气描述故事,也隐喻着社会上的荒诞和无奈,发人深省。

如何理解“围城”二字?书中主人公方鸿渐的一生,经历了毕业、回国、恋爱、失恋、求职、任教、结婚、婚姻失败。毫无疑问,他们在围城内外徘徊。围城不仅指婚姻,还指生活的各个阶段,如学习、职业、生活等。我们都是围城内外人。作为一名学生,努力学习进入大学;成年后,努力摆脱父母和学习的束缚,参与工作,进入工作场所;在生活中,人际关系、经济独立、梦想和现实都成了围城。我们羡慕围城的稳定,争取头破血流也要进入。我们又羡慕围城外的繁华,于是争得头破血流想出来。事实上,我们一直在围城内外徘徊,一生都在循环中度过。决定这个周期的是每个人的心态。满足于现状的人,不被外界的喧嚣打乱计划,稳步前进;积极进取的人努力工作,渴望希望,美好的事物会随之而来;然而,盲目地放弃自己的生活,幻想不切实际的事情只会让自己陷入内部消费的恶性循环。

《围城》一书,仔细阅读,少了啃“大部头”的厚重与传统,多了还有书与情。以平淡有趣的故事为背景,以无奈坚持的生活态度,以精致的隐喻点缀,以深刻的人生哲学升华。快乐阅读后,仿佛跟随方鸿渐走过了社会的生活,荒谬、无助、渴望改变,是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文人的缩影,也是当代世界每个人的写照。

欲望是人们心中的围城。人们不能没有欲望,围城总是存在的。在围城内外徘徊,最重要的是端正心态。愿我们都能打破心中的围城,奔向自己美好的生活。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