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烟情

首页 > 学习 > 作文 / 正文

端午节作文300字范本

2024-03-26 作文

端午节作文300字(4)

20世纪50年代,在山东农村老家过端午节,有四种印象:

一是吃粽子。粽子实际上是前一天晚上做的。家乡的粽子不同于其他地方。其他地方是糯米做的,家乡是粘小米做的;其他地方大多用芦苇叶做的,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也用竹筒做的。除了芦苇叶,我们家乡还用薄罗叶做的粽叶,两个粽子捆在一起在其他地方很少见。家乡农村人端午节吃粽子就是吃粽子,什么也没说。只是学校老师说是为了纪念屈原投汨罗江,没有人去考证屈原是因为反耳忠言还是与楚怀王后宫私通而被憎恨放逐。人们只知道“吃端午节粽子,才扔棉袄”。当时,人们很穷。他们没有毛衣和春秋衫,只能在单衣和棉袄之间选择。也就是说,端午节过后,可以完全脱下棉袄。

二是插艾蒿。黎明前赶到远处的山野,去采苗高叶壮的艾蒿,回来后插在门框上,据说可以避邪。其实家里有人得了疮疖之类的疾病,就把干艾叶摘下来揉成圆锥形的小团,用香点,让艾烟熏到患处,在中医上叫“艾灸”。然后切一些晒干,拧成“烟绳”,夏天用来熏蚊子,因为当时大多数人都没有蚊帐。不像四川人在端午节扎艾狗挂在门上,是为了让张献忠认定自己是穷人,起义军不杀。

第三,扎五根丝绸。就是把五颜六色的丝线拧成一根绳子,绑在手、脖子和脚踝上,据说可以辟邪,保护安全。刚扎的时候,颜色很鲜艳。久而久之,被水弄湿了,颜色掉了,身上沾了灰,就不新鲜了。五根丝绸不能随意剪掉。它们必须等到下雨,然后扔进水里。据说它们可以变成五颜六色的蛇。

四是戴香包。家乡叫香布袋、荷包。男孩戴着大锄刃,女孩戴着心形的钱包。里面装的香蓬子都是自己在野外挖回来晒干的。'。那时,一种草长在沙地上,根像一个黑枣核,用手掰开,里面是白色的,硬的,很香。这时,年轻人和大女孩在一起,经常瞄着钱包互相拉扯,互相争吵调情。家乡的习惯是,戴着香包,不能去瓜地,说一去就把瓜轰了,光开花不结瓜。

Tags:作文   端午节作文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