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烟情

首页 > 百科 > 节日知识 > 二十四节气 / 正文

立冬有什么传统习俗

2024-01-29 二十四节气

立冬有什么传统习俗(二十四节气)

“立冬”节气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每一个节气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风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立冬有什么传统习俗(二十四节气),欢迎大家来阅读。

立冬有什么传统习俗

立冬有什么传统习俗

祭祀

立冬在古代社会是“四时八节”之一,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中国部分地区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

补冬

立冬后,就意味着今年的冬季正式来临。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古时农民劳动了一年,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便在立冬这天杀鸡宰羊或以其他营养品进补。

立冬,闽中俗称“交冬”,意为秋冬之交。立冬“补冬”,家家户户要熬制草根汤,将山白芷根、盐肤木根、山苍子根、地稔根等剁成片,下锅熬煮出浓浓的草根汤后,捞去根块,再加入鸡、鸭、兔肉或猪蹄、猪肚等熬制。草根品种众多,配方也多种多样,但都躲不开补肾、健胃、强腰膝的功能。

吃饺子

在中国北方地区,有立冬节气吃饺子的习俗,在立冬这天改善一下生活,好吃不过饺子。在北方,立冬的规矩是吃饺子,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此外,饺子谐音“交子”,意指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

酿黄酒

立冬之日开始酿黄酒,是绍兴传统的酿酒风俗。冬季水体清冽、气温低,可有效抑制杂菌繁育,又能使酒在低温长时间发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风味,是酿酒发酵最适合的季节。因此绍兴人把从立冬开始到第二年立春这段最适合做黄酒的时间称为“冬酿”,祈求福祉。

“扫疥”

过去立冬,河南、江苏、浙江一带民间还有用各种香草、菊花、金银花煎汤沐浴的活动,称为“扫疥”,以求治愈疾病,保证身体健康过冬。

舂交冬糍

这一天,漳州的乡村人家要舂“交冬糍”庆祝好收成。糯米蒸熟后倒入石臼,舂得韧韧的,黏黏的,揪成乒乓球大小,细细地揉成团;花生米炒得香香的,磨得细细的,与白糖拌在一起。做好的小糍粑滚以白糖花生粉,摆放在大海碗里。食用时用筷子一口气串上几粒,就像拨浪鼓,所以也叫“拨浪糍”。做好“交冬糍”,得敬一敬土地神,感谢他慷慨的给予。

吃生葱

南京有句谚语:“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一立冬,老南京人就特别注意吃生葱了,以抵抗南京冬季湿寒,减少疾病的发生。按老人的讲法,葱性温味辛,能发散让人出汗,使体内郁滞不通的阳气随着汗液排出,阳气运行便通畅了,病邪也就随汗被驱除了。南京人还常把“立冬嗖嗖疾病盘,大葱再辣嘴中盘”这句老话挂在嘴边,为了入冬后的健康,南京人此时也学着北方人吃起了生葱。

2024立冬日是几月几日

2024年立冬开始时间:11月8日 00:35:23

2024年立冬结束时间:11月22日 22:02:29

2024年立冬农历时间:九月廿五

2024年立冬星期时间:周三

立冬三候

水始冰:立冬之日“水始冰”,冰寒于水,所以是水与冻的结合,冬寒水结,是为伏阴。孟冬始冰,仲冬冰壮,季冬冰盛。

地始冻:立冬后五日“地始冻”,冰壮曰“冻”,地冻为凝结,“蔼蔼野浮阳,晖晖水披冻”。

雉入大水为蜃:再五日“雉入大水为蜃”,与“雀入大水为蛤”对应,蜃是大蛤,古人认为,海市蜃楼便是蜃吐气而成。

立冬的起源和意义

立冬,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农历中在阳历十二月初八前后的一天。它标志着冬季正式开始,是秋季向冬季过渡的重要节点。立冬的起源和意义受到历史、文化和宗教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古人将立冬视为冬季的开始,认为此时阳气开始收敛,万物进入休眠状态,也是农事活动上关键的时期。

立冬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代表着人们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和感知。同时,立冬也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一个节点,人们会在这一天进行丰富多样的庆祝活动和习俗。

立冬节气吃什么水果合适

1、柚子

柚子是秋冬之际最合适吃的水果,油子含有非常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C、有机酸,以及钙、磷、镁、钠等人体必需的元素,能预防感冒、促进消化,被人们成为天然的水果罐头。而且柚子还有医用功效,具有理气化痰、润肺清肠、补血健脾等功效,在冬季可以起到养肺和缓解感冒后咳嗽的作用。

Tags:立冬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