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烟情

首页 > 百科 > 节日知识 > 二十四节气 / 正文

冬至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2024-04-10 二十四节气

3、汤圆和麻松。江浙一带在冬至喜欢吃汤圆和麻松。冬至的汤圆又称“冬至团”,有粉团和粉圆两种,里面要包上精肉、苹果、豆沙、萝卜丝等,《清嘉录》记载道:“有馅而大者为粉团,冬至夜祭先品也;无馅而小者为粉圆,冬至朝供神品也。”民间还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来馈赠亲朋好友,以前的上海很讲究吃汤圆,有一首古诗说:“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4、赤豆糯米饭。江南一带流传着冬至晚上全家欢聚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这也有一个故事。相传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在冬至这一天,变成了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赤豆饭吃,这样就可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此外一些地方还时兴吃年糕、荞麦面、九层糕等,“糕”与“高”谐音,寓意步步高升,年年如意。

5、吃狗肉。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民间传说,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哈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很多地方还有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的习俗,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6、打边炉。流行于广东、广西、海南等地。边炉就是火锅。从冬至那天起,待客用“边炉”。锅中多以海鲜为主。

7、冬酿酒。苏州一带,在冬至这天晚上喝冬酿酒。冬酿酒是一种米酒,加入桂花酿造,香气宜人。配上卤牛肉、卤养等各式各样卤菜。在寒冷的冬天,不仅能够驱寒,更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祈愿。

8、南瓜饼。合肥人到了冬至都要吃南瓜饼,大街小巷弥漫着南瓜饼的香味。

9、甜丸汤。广东一些地方冬至祭祖的习俗很盛,甚至还有“冬节不回家无祖”的说法。因此冬至这一天,出门在外者,都要尽可能回家过节祭祖。一般的习俗是,冬至的早晨先煮甜丸汤敬奉祖先,然后全家老少把甜丸汤做早餐。甜丸(米丸)就是《清嘉录》所说的“无馅而小者”,类似现在商场卖的小丸子。有的人家还在餐后留下几粒米丸,粘在门上,俗称“敬门神”。比如泉州把元宵丸称为“头丸(圆)”,冬至丸称为“尾丸(圆)”,这样头尾都圆,意味着全家人整年一切圆满。中午也要祭祖,供品需要荤素五味;晚上还得祭祖,供品中必须有嫩饼菜。

冬至节的食俗

冬至节是中国传统的“吃饺子”节日。传统的饺子有馅儿和形状上的讲究。馅儿通常有猪肉、牛肉、羊肉、虾仁、韭菜等多种选择,而形状则要求为半月形。这是因为半月形象征着团圆和圆满。另外,一些地区还有冬至吃“饺子汤”的习俗,汤的配料也有讲究,如姜、葱、菜等,都是为了保暖健身。

冬至节的起源

冬至节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农业社会。在古代,人们认为冬至是一年中阳气最弱、阴气最盛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要祭祀祖先,祈求阴阳转换、日子渐长、庄稼丰收。同时,冬至也被视为冬天的开始,人们要为之后的严冬做准备。因此,冬至节在古代中国被赋予了极为重要的意义。

Tags:冬至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