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烟情

首页 > 百科 > 十万个为什么 / 正文

李白为什么会被唐玄宗炒了鱿鱼

2023-05-14 十万个为什么

没有铺排,没有描写,只是凭听觉引起捣衣者与“讲述者”共同的感情波澜,震撼力量更为强烈,好像连长安城也都在震撼之中。值得注意的是把江南民歌的风格引渡到长安城,好像只有末两句带些北方色彩。李白用心灵体察她们,也用南北诗风的交融手法表现她们。“秋风”二句说尽了她们的心思,前人曾主张删掉后两句,那就删掉了李白诗的爽快,何况这是诗人与长安人共同的祝愿与渴盼,分明见得“讲述者”把自己已经定位在“长安人”身上。质朴自然的风格好像是对《长相思》的减肥,平易近人得像《静夜思》,同样都是千古感人的名作!

属于同样题材者还有《春思》,这诗不一定写在长安,但应包括长安:“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从日间的采桑到夜间休息,无不萦绕“良人罢远征”的祈盼。末尾两句,似从南朝乐府名歌《子夜四时歌·春歌》的“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的反面化出。从风格手法上看,如同前诗一样,在李白诗中流动着南北诗风融合的意识,在妇女题材中尤为显明。

对长安宫中的上层女性,李白有《妾薄命》展现她们的命运与不幸。以陈阿娇与汉武帝的故事展开叙述,阿娇从“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的受宠,经妒深情疏的爱歇,到“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的冷落。从而得出:“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今人有云:“太白供奉翰林期间,为文学侍从,不过以其艳词丽句博取君王欢心而已,谓之‘以色事他人’,亦其宜也”。以李白为帝王师之自负,虽一度为词臣,并不一定用以色事他人的弃妇自喻。此事保持了对汉乐府的复古,表示了对妇女的同情。同样的宫怨诗还有《秦女素衣》《怨歌行》《长信宫》《玉阶怨》《怨情》《于阒采花》《长门怨》等,都表现了对这一题材特别关心,究其原因,一来他的诗关于妇女诗甚多,二来他在宫中出入两年,见闻感触自多。杜甫在长安奔波整十年,却没有李白的机会,未曾染指于宫怨诗。李杜之别在此题材的取舍上由此亦可见其一斑。

李白好任侠好酒,长安少年的放纵不拘,自然会引起他的注目。《少年子》言挟弹少年,飞猎章台一带,其中的“金丸落飞鸟,夜入琼楼卧”,突出了他们的豪奢。《少年行》其二则描绘了一道京华都市少年的风景线:“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金市的奔马,风景点的踏青,成群拥入胡姬的酒店,放浪的笑声,每一片断都极简略,高华流美而极为自然真率,使之成为盛唐时同样题材的经典,与有名的《玉阶怨》的不同风格,都是李白长安短制中的名作。《白鼻蛹》前两句目的在于以马衬人:“银鞍白鼻騧,绿地障泥锦”;后两句被衬托人物展示都市特别风光:“细雨春风花落时,挥鞭直就胡姬饮”,此与上诗既接近而又不同,显现长安城风和日丽与细雨春风的不同景观,似乎在说明这是一座充满诱惑活力的大都市。

长安是人文聚集的大都市,长安东门与东郊灞桥是送别最多最出名的地方,也是长安一道特别的风景线。李白《灞陵行送别》以类型化手段表现了长安送别的.共同的伤感:“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我向秦人问路歧,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此诗不在于送什么人,到什么地,因为长安之送别,要比一般的送别更为感慨,大多是失意者的离京,所以突出灞陵道从古到今的感伤。

李白以上关于长安日常化的诗,充斥着与地方性城市明显有别的独特性与各种风味,也展现他对京华种种不同体会与感触。长安丰富了李白诗的内容,李白诗也让长安人以各种不同的精神风貌展现在人们面前。

三、道说不完的长安的得意

盛唐的长安是繁华的、开放的,也是世俗的,也有后期的腐败。李白正是当长安开始豪奢时兴高采烈地来到京华。唐玄宗对他热烈接待,可能被他本人渲染得更具有戏剧性。他以为自兹会摆弃“蓬蒿人”的境遇,在《别内赴徵》说:“出门妻子强牵衣,问我西行几日归?来时尚佩黄金印,莫学苏秦不下机。”他认为自己是作宰相的大人物,故以苏秦自喻。但他毕竟以诗出名,待诏翰林,也是满足了他诗歌的才能。这对李白来说起码得到一定的满足和希望,大鹏展翅的机会为时不远。何况玄宗对他的礼遇的隆重,也是极为罕见,没有什么人可以比得上。李白是盛唐诗人杰出代表,是南北诗风与中外文化融合的代表,正如他所代表时代一样,有开放的一面,也有腐败的一面,李白是伟大的,也有世俗的一面。他有极旺盛功名思想,也有功成身退的飘逸,有对富贵权势的渴望,也有对入翰林的世俗的夸耀。特别是后二者,在李白关于长安的诗中数量最多,约有20首。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