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烟情

首页 > 教育 > 文化资讯 / 正文

端午节有哪些别称_是怎么形成的?

2023-07-11 文化资讯

端午节有哪些别称_是怎么形成的?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著名的节日之一。每个民族,甚至同一个民族,在不同的地区,对这个节日的名字都不完全一致。小边给你带来了一个关于“ 端午节有哪些别称?”相关内容方便大家学习理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仅供参考!

端午节有哪些别称


端午节那些特别的名字

作为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对今天的人们来说是一个“吃粽子”的节日。年轻人高兴地在网上争论粽子是甜还是咸。

二三十年前,“端午节”的主要活动不仅是吃粽子,还要看别人“划龙舟”,采草药给孩子洗澡,防治皮肤病。

我们对这个节日有了更深的理解,无非是“它诞生是为了纪念屈原”。但事实上,这个节日并没有那么简单。在《月令》中,有许多关于端午节的古老习俗和禁忌。

当然,端午节的“别名”有龙舟节、重午节、端五节、重五节、当五汛、天中节、艾节、上日、五月节、菖蒲节。

以及天医节、草药节、午日节、腊节、正阳节、龙日节、粽子节、五黄节、诗人节、躲午节、解粽节、端礼节、五月初五、五月当午。

端午节的形成

有现代学者研究,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其实源于古代吴越对龙图腾的祭祀活动。端午节在北方,早期主要被视为“恶日”。因此,民间有“躲午”的习俗,以辟邪。划龙舟的习俗源于《越绝书》中的记载:为了回国,越王勾践在5月5日进行了水师练习,但由于这个故事没有西施的美人计划那么传奇,后来逐渐被遗忘。

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中国的民间端午节比较隆重,庆祝活动也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活动有以下形式:

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挂菖蒲、艾草 ,佩香包、赛龙舟、比赛、击球、荡秋千、给孩子涂雄黄、喝雄黄酒、吃咸蛋、粽子、时令新鲜水果等。除了迷信活动逐渐消失外,其他习俗在中国各地和邻近国家都有传播。满、朝鲜、白、苗、哈尼、纳西、瑶、蒙古、布依等少数民族在中国也很受欢迎,而且各有各的风俗。如满族拜天、射柳、击球;朝鲜族荡秋千、踏跳板等活动。

端午节的多个名字由来

天中节

因为端午节恰逢夏至前后,太阳的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太阳在天空中是一年中最好的一天,故名。明代田汝成的《西湖志余·卷二十·西朝乐事》:“端午节是天中节,因为午日太阳行到中天,达到最高点,尤其是午时。”

重午节

古代干支纪元法以天干地支为载体,通用天干地支。最初的端午节是干支历的午月午日,正月建寅,第五个月是午月,午月午日被称为重午节。到了汉代,由于南北统一,历法发生了变化,为了方便节日,朝廷规定每年的端午节改为阴历5月5日。

龙舟节

龙舟竞渡最早是古代南方祖先祭祀龙祖的一种祭祀活动 ,南方祖先常用船,经常在船上画龙图作为自己的图腾或保护神。挑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因此被称为龙舟节。端午节后来在中国南方沿海地区也很受欢迎。

当五汛

在上海部分农村,杭州湾北岸地区,如奉贤、南汇等地区,习惯上称“端五节”为“当五汛”。也有一些地区被称为“五月中午”。

龙节

古代祖先在端午节祭龙,端午节其实是当时的“龙节”。仲夏端午节“飞龙在天”,苍龙的主星“火”(心宿2)高悬在南中天,龙气(阳气)旺盛。《易经·乾卦》一词中提到的“龙”,本质上是对苍龙七宿一年四季运行的阐述。

浴兰节

端午节是仲夏,是皮肤病频发的季节,端午节是一年中草药性质最强的一天。这一天采摘的草药治疗皮肤病、祛邪最有效、最有效。人们有在端午节采草、用水洗澡的习俗,所以被称为浴兰节。汉代“大戴礼”云:“中午用兰汤洗澡”。

菖蒲节、艾节

古人认为菖蒲和艾草有辟邪作用。端午节阳气旺盛,艾菖蒲生长茂盛。每年端午节,人们都有在门上挂菖蒲或艾草辟邪的习俗。因此,端午节也被称为“菖蒲节”、“艾节”。

躲午节

五月,在古代,北方被称为“恶月”,所以在一些地方,在端午节,父母把不到一岁的孩子送到祖母家躲避邪恶,所以他们被称为“躲避午节”。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